前沿资讯!「七里河非遗」兰州鼓子
兰
(相关资料图)
州
鼓
子
兰州鼓子是兰州市人民政府2011年第二批公布的曲艺类别市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简称鼓子,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兰州鼓子是以坐唱为主的曲艺表现形式,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严格按兰州方言行腔,乡土气息浓厚。在兰州地区曾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文化娱乐形式,所以能弹会唱者甚多。如遇喜庆节日,请客宴会,不论在农村的家庭院落,还是集镇的茶肆酒楼,老兰州人聚集在一起弹唱;每当唱到高潮之时,他们便1人演唱而众人帮腔显得气氛十分热闹。兰州鼓子发源于兰州,流布于兰州周边的皋兰、榆中、白银、定西、临洮等地区。兰州鼓子的产生及其形成的历史年代,尚无一致看法。据《四库全书提要》记载:“宋赵德麟(令田寺)始创商调鼓子词,用‘蝶恋花’谱西厢十二首”。据明代庆阳李罗阳(相传他对鼓子有研究)著的《空同子集》记载:“如今里巷之词曲,不学而能之,急徐高下皆板眼,所谓知音也。及问其出某吕某律,孰宫孰商?则不知也。”镇原慕少堂在《甘宁青史略》中沿用此说,称“鼓子词的创始人,是宋安定郡王赵德麟(令田寺)”。现代曲艺专家陶钝也说:“唐人元稹写崔张故事的传奇《崔莺莺传》后,先有宋人赵德麟传写其事的鼓子词说唱作品,继有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另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编撰的《说唱艺术简史》明确提出:“兰州鼓子源于宋代,流行甘肃兰州地区。”
这样鼓子的研究者们便提出了如下几种说法:一种意见明确提出,兰州鼓子可能始创于宋,曾繁荣于元、明之际,但也不排除受宋词、元曲的影响;另一种看法认为,可能由宋词、元曲的诸宫调演变而来,并与唐代的敦煌变文有着血肉关系;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北宋时广泛流传在北方的鼓子词,首先传入安定郡,经过赵德麟加以丰富,然后再传入兰州,又吸取了当时兰州流行的“平调”“勾调”“当调”的优点,成为了兰州流行的十大调之一。然而《兰州鼓子研究》一书,却提出一种新的见解:“兰州鼓子的产生,应当在北京八角鼓、陕西眉户的成型之后,而且应该说是由外地传来,并非由当地某一人所始创……”“由北京八角鼓繁衍而生的新型地方曲艺——兰州鼓子,大约在清道咸前后,便开始在当地娱乐场所慢慢传唱了。”这里明显地存在着产生年代的差异,该书明确提出了清代的道光、咸丰时期。不过,以上几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兰州鼓子的产生,绝不是一个人所能成就的,而总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形成过程。至于哪一种意见才是正确的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十年间,兰州鼓子进入了一个全盛的阶段,涌现出了一大批鼓子名家和精英。1958年,兰州市文化局还筹办了市戏校,组建了兰州鼓子训练班。1961年5月,因国家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兰州市戏校合并于甘肃省戏校。1961年夏,兰州鼓子训练班并入秦剧班。“文革”期间,兰州鼓子遭到无情的冲击,说是要破“四旧”,不让传唱,兰州鼓子的正常演唱被取缔了。期间,学者李海舟先生、鼓子艺人王雅禄等创作了大量歌颂时代英雄人物的兰州鼓子新词,如《江姐》《雷锋》《黄继光》《赤卫队夺抢》等,符合当时政治形势的兰州鼓子又可以演唱了,很快恢复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仅国内有关学者重视研究,而且还引起了许多外国学者的浓厚兴趣。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美籍华人赵如兰教授,专程来兰录制兰州鼓子,她回到美国后翻译成英文放映,影响极大,而且得到美国音乐家们的高度赞扬,视这门古老的艺术为“中国的瑰宝”。
兰州鼓子是以唱为主的传统曲艺形式,其中有一人、两人、三人演唱之分;主要表演手法是唱和说,有的段子光唱不说,有的段子又光说不唱,而有的段子则有唱有说,似唱似说。一般采用自弹自唱形式,演出时要求演员的手势、面风等,都要能给听众以美的感受。
兰州鼓子以兰州方言为语音行腔,有较完整体系。兰州鼓子的板式有整板和散板之分。不同于戏曲的梆子腔体,其节奏有单拍子、复拍子和混合拍子,衔接自然,过渡流畅。唱腔中还有帮腔的曲牌体例,如“太平年”“依儿哟”“三朵花”“摔截子”、正反“离情”“叠断桥”等等,类似于陇剧中的“嘛簧”,一人唱,众人和,经常运用在气氛热烈紧张、富有感染力的特殊场景。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鼓子前辈们还总结出了一套“五音”的演唱技法。这五音是:鼻音、喉音、齿音、唇音和舌音。“五音”的运用有特殊的讲究,要用到适当的地方,恰到好处,不能乱用。比如带气带恨的地方多用鼻音,叱责发怒的地方多用齿音等等。还有“喷口”“刚口”“柔口”等多种演唱技法。
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还辅以扬琴、月琴、琵琶、二胡、板胡、梆子、小铃、箫、笛等;早年还有八角鼓、四叶瓦、瓷碟等击节伴奏,后则用小月鼓击节起头。
所收集到的兰州鼓子十大调所包含的曲牌总共有70个,分为四大类:牌调类34个,越悲调类18个,平调类15个,杂调类3个。这70个曲牌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一个曲牌几种唱法。以“悲调”为例,除正常的“悲调”外,还有“二起悲调”和“七句子悲调”。再如“鼓子头”有四字头起法,有五字头起法,还有七字头起法,还有散板节奏的八角起法和中间“赋调”的唱法等等,灵活多变,妙趣横生。
兰州鼓子的音乐包括十大调,这十大调是:鼓、词、悲、胯、越、平、勾、荡、令、百,其中“词”“胯”“句”三个调类已经失传,无从考证。除此之外,还有三个调类没有列入十大调之中,实际也属于兰州鼓子的范畴。这三个调类是:“海调”“赋腔”(也叫赋子语)和“夺子”,以“夺子”取代“词调”、以“海调”取代“胯调”,以“赋腔”取代“勾调”。
兰州鼓子的曲目,搜集到的已超过一千种,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咏赞景物、喜庆祝颂之类。主要有闺情曲、英雄曲两类。前者如《别后心伤》《拷红》《莺莺饯行》《独占花魁》等,曲词重辞藻的雕饰。后者如《武松打虎》《林冲夜奔》《延庆打擂》等,曲词通俗流畅,具有民间说唱文学风格。另外还有些反映消极出世思想的,如《红尘参透》《渔樵问答》等,当是出于封建文人之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演了一些新节目,具有代表性的有《杨子荣降虎》《夺取杉岚站》《劫刑车》等。兰州市七里河区鼓子协会位于七里河区彭家坪镇。
兰州鼓子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流传在兰州的各县区,活跃在城乡的家庭院落、茶馆酒肆,深深地植根于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其音乐旋律古朴典雅,悠扬动听,内含丰富,回味无穷,音乐系统完整不零散,形式不落俗套,其中蕴涵着历代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心血,凝聚着无数长期艺人积累的艺术结晶,研究兰州鼓子的艺术特色与发展历史对于保护和开发古丝绸之路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兰州鼓子唱词内容质朴,表演气氛热烈,是兰州地区家喻户晓的曲艺形式,对于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兰州鼓子的继承发展处于自流状态,随着人们艺术观赏的多元化,以及兰州鼓子演唱活动的日益减少,兰州鼓子已经呈现后继乏人的趋势,急需采取有效措加以扶持和保护。兰州鼓子传承人
——郑永瑾小传(市级/去世)
郑永瑾(1956-2018.01.18),男,汉族,出生于1956年6月,初中文化。1964年至1970年上小学,1970年1973年初中,1973年至1984年彭家坪公社家机厂上班,1984年至去世为兰州市七里河秀川塑料厂工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兰州鼓子由其祖父郑硫禄(1890~1971),传于父亲郑鸿盛,(现今已八十余岁高龄),父亲传承于三个儿子:郑永瑾、郑永瑶、郑永琳。郑永瑾多年来喜爱兰州鼓子,在父亲的教诲下,求教于著名艺人段树堂、陈德福、王金山、王雅禄等老前辈。从而使伴奏、歌唱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郑永瑾年幼时父亲与老年人们常在家中歌唱并切磋技艺,从小耳濡目染、自幼熏陶,便产生了对兰州鼓子的浓厚兴趣,随父亲学习唱腔、三弦、扬琴、二胡。在上世纪七年代,其父亲郑鸿盛常常让他与鼓子名家王雅禄、陈德福(二位先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兰州鼓子协会创办人),段树堂、王金山等老年人无论是演唱或是器乐伴奏,从白塔山到文化宫南部、磨沟沿、桑湖滩、崔家庄、十里店、郑家庄等活动场所,去学习并实地锻炼歌唱、在近四十年的学习、磨练过程中,学到了兰州鼓子唱腔及音乐伴奏中的要领。唱腔方面:保持兰州鼓子词原汁原味的风格、注意“排调”曲的高亢有力,又体现“乐调”曲的细腻、柔情。讲究唱词字韵,什么字后撒什么韵,注意曲中人物感情,达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伴奏方面:遵循伴奏为唱腔服务的宗旨,不喧宾夺主,多用和弦来伴奏,增加音乐层次厚度。兰州鼓子的伴奏特点是唱腔高音时,伴奏尽量用中低音来伴奏,不能和歌曲伴奏一样,多年就是采用曲艺的伴奏方法,使音韵悦耳动听。经多年的学习与实践,郑永瑾对现存兰州鼓子近百首经典曲目如:《拷红》《莺莺探病》《别后心伤》《三顾》《打擂》《燕青打擂》等曲目能原汁原味的演唱,并教会了一些新学员歌唱。对面临失传的《小平调》《正平调》等做了及时的抡救、整理、并传承他人来演唱。在乐器方面如扬琴伴奏、三弦的弹琴、对新学的爱好者进行辅导、教练,现都能登台伴奏或是演唱。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由郑永瑾组织、策划,在七里河区文体局、文化馆各级文化主管单位的关怀和支持下,成立了七里河区兰州鼓子协会,每周活动二次,其被协会选举为“七里河兰州鼓子协会”会长。兰州鼓子传承人
——刘艳玲小传(市级)
刘艳玲,女,汉族,出生于1959年6月,初中文化程度。1968年至1972年在董家湾小学上学,1973年1975年在东岳中学上初中,1976年至1994年在家务农,1995年随夫迁至兰州开始学习兰州鼓子至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艳玲自由喜爱艺术,在学校时期就一直是学校的艺术骨干,在毕业后也一直活跃于地方秦腔班社,1995年迁至兰州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结识了陈增三老师,在他的影响下爱上了兰州鼓子,从此与鼓子结下了不解之缘。陈增三老师对刘艳玲的兰州鼓子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给予大力的辅导支持,刘艳玲本人也为了更好的学习鼓子,搜集了许多已故名家的经典唱段,反复聆听揣摩。20余年来,在老师前辈们的鼓励帮助及她本人的努力下,她的演唱技艺得到了较快提升,已成为小有名气的鼓子演唱艺人,得到了鼓子界的认可与赞赏,她的许多唱段被其他演唱者录音,作为参考和学习的音像资料。多年来,刘艳玲从每个曲牌的特点和演唱内容出发,吐字发音以兰州方言为规范,逐渐形成了自己音域宽厚、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刚柔并济的演唱风格,能熟练演唱20多个传统和新编曲目,演唱中准确掌握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使听者能最大程度理解演唱内容和感受兰州鼓子的艺术魅力。在演唱方式上,刘艳玲一改兰州鼓子没有肢体语言的方式,不论在平时活动还是重大演出,都适度编排一些和演唱内容相适应的动作,不仅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同时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好评,事实证明这是增强鼓子演唱艺术效果,提高兰州鼓子知名度的有效途径。2006年11月,在兰州剧院参加了“甘肃省首届农民文艺调演”,参演曲目《千里陇原跨骏马》获全省三等奖;2012年5月,在永登县苦水镇参加了兰州市玫瑰艺术节的展演;2012年10月,参加“甘肃省首届百姓小戏小品艺术节”,参演曲目《南湖的灯光》获全省说唱类特别奖;2013、2014年参加皋兰县第二届、第三届农民艺术节,均获得好评并被新闻媒体进行采访报道;2014年10月在兰州人民剧院参加甘肃省第二届“梅馨杯”百姓小戏小品艺术节,获优秀奖;2014年在兰州市第二届社区艺术团队评审定级中获铜牌;2015年6月应香港联艺机构有限公司邀请,作为兰州鼓子唯一代表演员参加由国家文化部、甘肃省文化厅和香港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共同主办的“根与魂-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演出活动;20年来多次接受各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兰州鼓子传承人
——彭金嘉小传(区级)
彭金嘉,男,汉族,出生于1951年5月,初中文化程度,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已故兰州鼓子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永瑾老师同门师兄弟,擅长器乐演奏,尤其是三弦、板胡、二胡、扬琴,凡兰州鼓子和兰州眉户剧各种曲牌均能伴奏,演唱方面比较拿手的有“兰州鼓子曲”“会友”“张松献川”“荐诸葛”“伯牙抚琴”等。自幼喜爱音乐,早在1963年就跟随父辈接触兰州鼓子,1970年参加工作后在文艺宣传队乐器班学习演奏二胡、三弦、扬琴、板胡、大提琴等,开始学习兰州鼓子的演唱和伴奏。2007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鼓子协会成立至今,一直在协会活动,每年参加省市区各级文化部门组织的各项演出及活动,每年参加各类地方庙会演出,在西安音乐学院和南京音乐学院展示“兰州鼓子”演唱技法,为现任兰州七里河区兰州鼓子协会会长,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卓越的贡献。兰州鼓子传承人
——陶仁菊小传(区级)
陶仁菊,女,汉族,出生于1972年12月,初中文化程度,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已故兰州鼓子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永瑾老师嫡系传人。从小喜爱曲艺表演,在村上组织社火、戏曲表演时,总是积极参加。2000年,开始跟随亲戚接触兰州鼓子,听一位两三岁的孩子唱了一段悲调,很受吸引,随之对鼓子产生浓厚的兴趣。2010年正式加入七里河区兰州鼓子协会,拜时任协会会长的兰州鼓子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永瑾老师为师,在师傅的耐心指导教授下,技艺有了显著的提高,每年参加协会排练活动及春节文化庙会等演出活动,2015年受南京晓庄音乐学院邀请,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俗曲演出及专家研讨会,获得个人优秀奖、团体优秀奖。在长时间的学习和演唱中,掌握鼓子曲牌四十余个,曲子十余首(排调曲《拷红》《辨踪》《别后心伤》《悟空探路》《满江红》《三月三》《文王卦》《喜成双》等),器乐演奏(扬琴)。唱腔方面,保持兰州鼓子词原汁原味的风格,排调曲的高亢有力、思情曲的柔情细腻;唱词讲究字正腔圆,如“安”字韵就要一韵到底,什么字后面撒什么韵,最为讲究;人物感情,达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伴奏方面遵循伴奏为唱腔服务,多用和弦来伴奏,增加音乐层次深度,兰州鼓子的伴奏特点是唱腔高音时,伴奏尽量用中、低音,不能和歌曲伴奏一样,要采用曲艺的伴奏方法,使音韵悦耳动听。来源: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