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总缺粮, 为何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没见缺粮 核心只在1点!
(相关资料图)
陈寿是这样评价诸葛亮的
,"进则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则跨临边疆,震荡宇内"。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诸葛亮的人品和才华,他不仅帮助穷困潦倒的刘备攻占荆、益两州,成就大业。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还鞠躬尽瘁的辅佐后主刘禅,并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战。
然而,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指挥的几次北伐都失败了,原因不外乎一个,粮草不足,被迫撤军。
根据史书记载,蜀汉全国上下的人口不到100万,需要供养的军队数量竟然到达了10万,官员数量也有4万。这个比例很恐怖,也就是说,6个蜀国老百姓就需要供养1个人,到后期,蜀国甚至都出现了"民有菜色"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战争拼的就是谁的国力强盛,那么,战国七雄动辄出兵几十万,为什么没有缺过粮草呢?战国战国字如其名,就是连年征战的一段时期,从公元前453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两百多年里,大大小小诸侯国你来我往,打的不亦乐乎。
就拿赵国长平之战来说,战败之后被秦国白起屠杀40万士卒,却依然有十多万兵马,战国七雄中,被秦国压着打的弱国韩国也有"精兵二十万,厮屠十万",也就是30万兵力。韩国这个四战之地,土地狭小,都能养这么多兵,很不可思议。
要知道,三国时期的蜀汉,土地可是比韩国大多了,益州更是天下有名的大粮仓,只养了十万兵马,为什么还会经常缺粮呢?原因不外乎一个,也就是军制。战国时期奉行的是全民兵役制,也就是到打仗了,你们全部集结起来,如果没有战事,那除了守卫城池的,其他都回去种地。
但是到了三国时期,这时候的士兵更像是"职业兵",也就是专门为了打仗的,平日里不参与劳作。最先看出这个兵制缺点的是曹操,所以他也率先施行了屯田制。但蜀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晚了。
因为北伐,蜀国的十几万兵马一直没有就地屯田的机会,所以蜀国的粮草才会一直跟不上。
标签: